一、前言 視障學生為弱勢族群,屬於身心障礙學生的一種,由於人數小即出現率低,較不受到主流特殊教育的重視,亦即僅有少數的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投入教育是障學生的行列。而女性的視障學生或視障者依傳統的角度,又面臨另ㄧ個層面的障礙與不利,可說是遭受所謂的三重障礙,其生涯發展與教育權利,值得吾人進ㄧ步關注。 近來,有關盲人的傑出成就的報導,大都是男性視障者的天下,如號稱「台灣阿甘」的張文彥、前立委鄭龍水、及第一位通過律師高考的盲人李秉宏皆是男性。整體而言,似乎女性視障者是不如男性,其中所反映的是否就是性別不平等,值得吾人詳加探究,憂心性別的關係限制女性視障者或學生的自我發展。是故,研議可能的協助策略與提供合理且公平的生活學習環境,進而促進健全的視障學生性別平等教育,成為老師或助人工作者刻不容緩之務。 二、視障學生的性別議題現況 (一)男女視障者生涯發展的差異 誠如上述,現階段檯面上的女性視障者的表現,明顯地不如男性視障者,某種程度告訴大家,女的視障者的生涯規劃傾向保守與消極。問題是何以形成如此差距?其中潛移默化的成長過程加上社會文化影響,或可略為解釋兩者差異之原因。相對地,實際層面與客觀資料又如何呢? 或謂男性視障者天生就勝過女性視障者,亦不盡然,在人數統計的性別比較上,男性就多於女性,男性有較多的遺傳基因得自母親。最近一項調查視障中學生生涯成熟與職業興趣研究發現﹙王雅麗,2006﹚,在330名視障學生中,有182名男生(56%)及143名女生(44%),而教育部特教通報網上資料,亦呈現相同的數據。換句話說,較多的男生會與視障有不解之緣,男視障者有較多的機會要努力克服視障所帶來的限制,走出自己的成長路。 而在從事按摩這一行,男性的際遇一般而言,是不如女性的,據一位在按摩業二十多年經驗的按摩院老闆指出,十個男顧客中,有八位是要找女按摩師服務,反過來看,十個女顧客會有五位仍是要找女按摩師。不過,技術與體力層面觀之,男性視障者仍是居於優勢,因為女性先天的體能劣勢與顧客過度重視外表,女性視障者仍要自求多福。 若由視障者在創新行業的傑出表現做比較,陳芸英女士新作「美麗新視界」,所介紹的十位各行各業傑出的盲人奮鬥故事,很可惜的,清一色也是男性人士。近年獲得教育部公費獎學金出國進修者,亦是以男性視障者占多數。就現階段在求學歷程導致視障的六位取得博士學位的視障者(陳國詩、李孝屏、賀孝銘、徐雅惠、黃國晏、及林慶仁),女性只占一位。 國外的資料呢? C o r n & S a c k s(1 9 9 4)的一篇調查無法開車的視障者的交通工具使用的心理因素,發現女視障者有較多的挫折感,女性視障者在面對出外行動方式的選擇時,會因為避免麻煩別人,而採取較少出門參加各種社交活動的作法。而單就出外自己運用交通工具能力的比較,林慶仁與陳清溪(1999)調查278位國高中弱視學生騎機車及自行車的能力,發現男生與女生分別在認為有足夠視力騎自行車、認為有足夠的視力騎機車、及曾騎過機車等三方面有差異,而且是男生比女生都有較佳的表現,此項研究再一次証明性別上的行動能力差異。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在生活與學習都需要旁人給予協助,男性視障者顯然又比女性視障者有利與方便,可見的例子隨手可得,早年有位台北啟明學校高二的男生戴同學,休學至美國唸書,其父就請家中的姐姐陪去美國就近照顧,我們鄰國的韓國在男尊女卑傳統文化下,一位男盲人Ki m於1992年就帶著視力正常的太太至美國攻讀博士學位,那位Kim現在也學成返回韓國任教。種種例子間接顯示女性視障者生活、求學、與就業等各方面不利的表現,其背後確有耐人尋味的原因在支配與影響。 姑且不論工作與就學,放眼看兩性在異性交往及尋找伴侶結婚的有趣議題,情況又是如何呢?不令人意外的發現,女性視障者在這一環也敗陣下來。從報章雜誌的很多新聞,都是看得到女性2下嫁(不能如此說,畢竟兩人是兩情相悅)男盲人,較少有視力正常的的男性娶女盲人,最新的例子是有游泳、調音、及路跑等多項專長的盲人賴智傑,經11年的愛情長跑,娶得台大外文系才女葉昭伶。早年國立台中啟明學校首創的招收視力正常補校生,就產生數對的男日校視障生與女補校生結為連理之事。不過,仍是男生有著女生不一樣的際遇,即使是最近頗為流行的跨海娶外籍配偶,男視障者亦躍躍欲試,且有多位順利完成終身大事。這一招,女性視障者多半不敢嘗試,視障圈的男女不平等的結果真是不勝枚舉。 (二)視障男女不同生涯發展的原因 為何會有如此不平衡的發展?若能整理視障性別不平等發展之原因,對於如何推動視障學生的性別平等教育,就能對症下藥,提出有效改進策略。其實,視障學生之性別不平等興一般視力正常者的不平等理由,大致是一樣的。前面已提及社會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著所有人對待視障男生的態度,一個家庭中的所有資源不免就全用在視障男生身上,視障男生成為眾人的焦點,形成的自我觀念在某種程度看,會比女視障者來得健全與自由自在。 除了傳統的男性中心價值與傳宗接代觀念外,家中的重要成員如生出視障生的母親,往往會有保護過度的自責心態,間接造成男生是家中的寶貝而予不同對待的事情。此外,視障男女生在出外行動方面的不同發展(女生怕危險被欺侮而較少出門),也造成男女在許多重要人生經驗的不足,男性視障者總可以有較多機會與非視障男生出外同遊接受大自然的洗禮與刺激。 最後,再提出性別差異的一個原因,是有關視力正常男女在不同助人傾向所產生的結果,亦即女性天性就比較願意幫助弱勢的視障男生,反之,視力正常男性就不是很樂意協助視障女性,這種性別上的特殊表現是反映深層的社會文化現象,因此,要改變它也是相當因難的。以下介紹一些可能的協助作法與策略。 三、協助之策略 瞭解不同性別的視障者發展情況與原因,對於如何推動有效的視障學生的性別平等教育,較能切合實際及展現成果,以下為各方面之可能作法。 (一)學校老師於課程中教導視障女學生各種學習與生活能力 欲打破各種女視障生能力與未來發展的迷失,唯有從教育訓練著手,學校老師及輔導人員,設法於課程中加強,如出外的定向行動能力與請求別人協助的人際技巧,即為重要的學習領域。 (二)介紹與宣傳女性視障者成功生涯發展的實例 如同介紹男性視障者的優秀表現,大眾傳播與社教體系應蒐集資料介紹國內外有名與相當成就的女性視障者。此方面的人物,在國內的有第一位取得博士學位視障音樂家的徐雅惠,積極投入身心障礙者藝文活動推廣的朱萬花女士,以及最近正有新書發表的鐘宛貞,都是很好的例子。 (三)培養女視障學生積極開放的職業自我觀念 由小做起的生涯發展活動與轉銜計畫,突破傳統職業性別角色的限制,訂定非傳統職業目標,未來即使選擇多數視障者從事的按摩業,亦要善用優勢環境與因勢利導,培養正確的職業自我觀念,建立良好的工作人格。 (四)家長亦扮演關鍵的角色 女視障學生的第一個老師是自己的父母,家長無法在此性別教育過程中缺席,身為父母的要時刻注意每一位孩子的想法與需求,尤其是女視障者。家長不可於家中就使性別的社會文化影響力擴散。 (五)女士障學生本身自我肯定與自我擁護能力的加強 女生的一大罩門是無法適當表達自己的感覺與需求,此即所謂自我肯定能力加強之必要,對於女視障生亦是適用。尤其近年強調的身障者如何為自我倡導(advocate)與爭取合理的權益,是該努力學習的目標。台朱請名學校一位黃老師(男性與盲人)當年大學求學時期積極求外界協助的作法,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不怕害羞的在文化大學的華岡日報,竿燈尋求志工的廣告,為自己帶來不少有用資源,也因此方式間接獲取學校中文系女生的芳心,成為終身伴侶。 四、結語 這個社會是各種性別共容共存的,我們不樂意見到犧牲的都是女性,亦不想聽到「即使無法避免視障,寧為視障男人」的聲音,剖析視障教育中的性別議題,統整於平日的教學輔導過程中,具體實施積極的視障學生性別平等教育,將是未來視障教育的重大課題。 五、參考文獻 王雅麗(2006)。國高中視障學生職業興趣與生涯成熟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慶仁、陳清溪(1999)。台灣省國高中弱視學生騎機車及自行車能力及態度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建學報,第七期,頁245-279。 陳芸英(2005),美麗新視界。台北:寶瓶出版社。 Corn, A., &Sack, S.Z.(1994). The impact of non-driving on adul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Blindness.88(1),53-68. (本文作者係台南大學特教系副教授,兼視障教育與重建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