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最近指出:健康應該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部分。所謂心理健康,就是要根據兒童的不同年齡特點和發育規律,在良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社會環境影響下,通過教育和鍛煉,來培養兒童的健康心理,堅強的性格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在某種意義上說,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也就是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這是健康的重要內涵。社會交往能力是盲生急待加強和培養的一種社會適應能力,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關注。 一. 培養盲生社會交往能力的意義 社會交往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是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互相依存的。所謂社會交往,是指在局部社會背景或微觀環境下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接觸與往來。簡而言之,是指盲生於其他人(包括學校師生、家庭親屬和社會上的人)的接觸與往來。簡而言之,是指盲生與其他人(包括學校師生、家庭親屬和社會上的人)的接觸與往來。盲生除了睡眠之外,其餘時間都在直接或間接,主動或被動地進行著社會交往。也就是說,盲生的社會交往不但貫穿了他的整個學習活動,也貫穿了他的課餘生活。 社會交往是多渠道且用各種感覺進行的,盲生除了聽覺之外,無法從視覺得到對方的非語言的信息和交往,如生動豐富的表情、借助表達感情的手勢和肢體語言以及交往的氣氛等,盲生也無法借助表達手勢、表情、姿態來表達內心的思想感情,限於上述原因和知識的匱乏,勢必影響到他們對別人意見的全面理解,造成了盲生社會交往中的被動性,不準確性,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猜疑和畏懼。造成盲生社會交往中的誤區:局限於盲生的小群體,畏懼和社會交往,對其他人產生不信任感等,這樣大大削弱了盲生的社會交往能力,也影響了盲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培養盲生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是盲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補償盲生生活和心理缺損,促使盲生在某種程度上達到康復和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手段。培養盲生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能促進盲生智力的發展和思維能力的提高,能促使盲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對搞好盲生的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培養盲生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能進一步培養盲生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回歸社會,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使他們真正成為殘而不廢的社會有用人才。 二、盲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在學習中的作用 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進行的知識傳授活動,這實質上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培養盲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對促進和搞好盲生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交流作用。 盲生如果具有良好社會交往能力,有利於盲生的知識交流與傳導,有利於知識的積累和掌握。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曾很形象地用蘋果互換和知識互換相比較:如果你有一隻蘋果,我有一隻蘋果,互相交換了,每個人還只有一個蘋果。但知識的互換卻不同與此,如你有一點知識,我也有一點知識,我們通過社會交往的知識互換,我們每個人具有了兩點或更多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有助於盲生的知識交流,也有助於盲生的知識的積累和掌握,在當今信息時代,良好的人際交往所獲得的知識和信息,其渠道、速度和廣度要比死啃書本更快速、更直接、更廣泛,盲生的對外接受信息的渠道大都依賴聽覺,良好的社會交往對盲生掌握知識更為重要。 2 互補作用。 知識是人類在實踐中長期積累而形成的,知識可以被人創造,也可以被人毀滅。更重要的是知識在創作時有增敘作用,也就是說知識1+1>2,盲生因為彼此的生活環境和知識積累不同,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能使盲生產生知識互補作用,使交往的雙方都能增長知識,積累知識。「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也就是這個意思。盲生由於生理缺陷,良好的 人際交往,更能互補知識的不足,增長新的知識。 3 競爭作用。 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盲生之間的相互交往,能引起和激發同學之間的競爭,你這次考了第一名,下次我要超過你。你笛子吹的比我好,我不但要努力學習,笛子吹的比你還要動聽,電子琴彈的也要比你好。這種盲生由交往之間產生的競爭是客觀存在的,只要引導得當,把握住「度」,就能增添學習氣氛,提高學習熱情,形成一股力爭上游的幹勁,不甘落後的效應,也有利於培養盲生的進取心、堅強的學習毅力和勇於探索的創造精神。這些,不但有利於盲生的學習,也必將影響到他的整個人生。 4 同化作用。 盲生的學習效果,不但取決於盲生的智力因素,還取決於盲生的學習興趣、動機、情趣、情緒等其它因素,盲生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不但對盲生的感知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有幫助和促進作用,而且對盲生的智力因素、動機、興趣、情緒等也有感染作用、陶冶作用和同化作用,使盲生進一步端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毅力,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學習中去。 盲生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對盲生的學習是有很大的促進和幫助作用的。除了上述的交流作用、互補作用、競爭作用和同化作用外,交往還具有相激作用、合作作用、傳通作用等。總之,盲生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有利於盲生的學習,有促進學習的正效應。但引導和交往不當,也會產生負作用。因此,培養 盲生良好的社能力是很重要的。 三、努力培養盲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盲生的社會交往和學習有著深刻的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係。在學習中培養盲生的社會交往能力是一條重要途徑,通過學習活動,有意識的進行多方面的訓練、誘導、教育,可以逐漸培養和豐富盲生的社會交往內涵,從而形成盲生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1.在教學活動中培養盲生的社會交往能力。教學活動是盲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也是盲生在校園生活與人際交往的主要形式。我們在教學活動中,不但要完成知識的傳授任務,也肩負培養盲生能力的任務。社會交往能力也是其中主要內容之一。我們在教學工作中, 要充分利用啟髮式、討論式,變「獨唱家」為「指揮家」。充分調動盲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盲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相互討論、取長補短。這樣做,不但學習氣氛活躍,講者和聽者都處於積極思考的狀態,而且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的單通運交往模式,從而形成了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互相交流的多通運模式。這樣做有利於培養盲生的自學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利於培養盲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教師和盲生、盲生和盲生的交往。 2.拓寬盲生的交往渠道。盲生由於生理缺陷,往往局限在盲校或家庭這個小圈子裡,而且往往跳不出這個小框子。這不但不利於盲生的健康成長,也不利於盲生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我們要在搞好學習的同時,盡量拓寬盲生交往的面,使他們走出班級,走出課堂,走出學校經常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廣泛接觸各種交往對象,增加盲生社會交往的「面」和「量」。活動前作好宣傳教育工作,活動中緊密觀察,加強引導,活動後總結表揚,這樣也有利於盲生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3.養成盲生社會交往的良好心態。客觀地講,在社會交往中盲生的心態是不平衡的,自卑、畏懼、疑惑等心理佔了主導。我們要注意培養盲生良好的心理狀態,盡量克服盲生的自卑心理,重要的一步就是我們要尊重他們,把盲生當作平等的社會一分子來對待,鼓勵他們和各種人去交往,變被動為主動,並要教育、誘導盲生既要平等待人,又要嚴於律己,不卑不亢,平等的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生活,在實踐中培養自身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4.提高盲生社會交往的格調。在鼓勵盲生積極參與社會交往的同時,要引導盲生在社會交往時既要注重自身的人格,身殘志不殘,身殘志不短,又不能有畸形心態和卑瑣的心理。同時,還要指導盲生慎重擇友,多交「畏友」和「淨友」,不交酒肉朋友,要使盲生懂得「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的道理。鼓勵盲生積極參與有益的社會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在社會活動中,多聽、多想,既要積極主動的進行社會交往,又要持慎重的態度。 培養盲生的社會交往能力是盲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的,是完成盲校教學任務的需要,也是促進盲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多側面、多渠道地培養盲生的社會交往能力,使盲生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